汉黄芩苷抑制骨髓内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9 03: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背景与目的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汉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心血管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对汉黄芩苷抑制骨髓血管生成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对汉黄芩苷中药制剂的临床使用有所启示。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是白血病复发的重要原因,白血病细胞在受到化疗及放疗等治疗后,一部分白血病细胞会进入骨髓,在缺氧和无血管的微环境中存活下来,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SDF-1和IL-8等,诱导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为白血病细胞提供营养并诱导白血病复发。

已有研究表明,汉黄芩苷具有抗肿瘤作用,能促进人肝癌细胞Bel-7402产生凋亡,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但对白血病在骨髓微环境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则未见报导,且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拟通过小管形成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内皮细胞运动实验、鸡胚尿囊膜实验及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s)等体内外实验研究汉黄芩苷对骨髓内血管形成的作用,为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实验原理

骨髓微环境中血管生成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课题拟通过探索汉黄芩苷对骨髓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手段

  1. 小管形成实验

原理:matrigel 为大鼠ESH 肉瘤细胞外基质提取物,富含Ⅳ型胶原,其成分与基底膜十分相似,可代替天然基底膜。可利用内皮细胞在matrigel 上爬行、融合形成小管来观察研究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