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在药物富集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3-01-28 10:01

{title}{title}

混合半胶束的固相萃取在药物富集中的应用

木犀草素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 228℃~230℃,分子式为 C15H10O6,分子量为 286.24,木犀草素化学名为 3,4,5,7 四羟基黄酮(3,4,5,7Tetralydroxyflanone)。因最初从木犀草科木犀草属草本植物木犀草的叶、茎、枝中分离出而得名,是一种天然色素组分。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碱性溶液,微溶于热水,溶于浓硫酸生成锌盐,呈暗红黄色。

木犀草素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黄酮,在植物界分布较广,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性能。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这些植物以全清叶兰、辣椒、野菊花、金银花、紫苏含量较高。具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另外,木犀草素除了抗炎、抗过敏作用以外,还具有抑制PDE、抗SARS、HIV病毒特性,其原因为抑制SARS病毒前S蛋白的活性,从而阻止其进入宿主细胞。用于治疗COPD、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咽炎、变应性鼻炎等引起的慢性咳嗽。

实验中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可以采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色谱法等等。

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是一种新兴的固相萃取技术,通过静电引力的作用,将各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各种金属氧化物载体的表面形成混合半胶束,并以此作为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对样品中的待测物进行富集,净化和浓缩。这种新型的固相萃取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样品体积大,易洗脱和吸附剂可重复利用等多种优点。

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中所用的载体一般为两性金属氧化物,在不同 pH 值的溶液中,氧化物表面会带有不同种类和密度的电荷。当溶液的 pH 值低于该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时,氧化物表面带有正电荷;当 pH 值高于其等电点时,氧化物表面带有负电荷。在一定pH 值的溶液中,金属氧化物表面会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溶液中的 pH 值,可以控制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形式和吸附量。

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即单层胶束,单双层混合胶束,双层胶束(临界浓度以下和临界浓度以上)。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物表面吸附的渐变过程如以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氧化物载体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例,在一定 pH 值的溶液中,当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比较低时,表面活性剂会通过静电引力的作用吸附在氧化物表面形成单层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会在已经形成的单层胶束表面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烷基链端的疏水作用形成双层胶束,在此阶段,单层胶束与部分双层胶束共存于氧化物的表面,所以被称为单双层混合半胶束。表面活性剂浓度继续增加(在临界浓度以下),氧化物表面逐渐被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双层胶束覆盖完全,直至饱和。当进一步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至临界浓度以上时,表面活性剂将不再继续吸附于氧化物表面,他们会在溶液中自己成团,形成溶液中的胶束。

在胶束形成的以上三种类型中,通常认为单层胶束,单双层混合半胶束,双层胶束(临界浓度以下)适用于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而双层胶束(临界浓度以上)的区域是不适合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的。其原因是在这种状态下,不仅吸附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胶束能吸附待测物,溶液中的胶束也能吸附待测物,而被溶液中的胶束吸附的待测物是没法回收的,因此会造成待测物的大量损失,所以不适合用于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完全是由离子组成、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体状态的盐类,因此也称为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RTIL)。该类物质液体中只有阴、阳离子,没有中性分子。与一般离子化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在室温附近的很大温度范围内均为液态,而一般离子化合物只有在高温状态下才能变成液态。离子液体种类很多,改变阴阳离子的不同组合,可以设计合成出不同的离子液体。常见的阳离子部分为有机阳离子,比如咪唑、N-烷基吡啶、四烷基胺、四烷基膦离子。阴离子部分可以是无机阴离子,如卤素、NO3- 、[PF6]-、[BF4]-等,也可以是有机阴离子,如 CH3COO-、[OTf]-和[NTf2]-等。已知的离子液体的结构特点是阳离子较大且不对称,阴离子较小。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与传统的分子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在室温条件下可测蒸气压低,不易挥发;液态温度范围宽,从-100℃到 300℃,甚至更高;稳定性好,不易燃;溶解能力强;导电性好;可通过结构的改变调节其理化性质;可以循环利用等。当前,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化学、催化化学、电化学、新材料及分析化学等方面都有极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引入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将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并采用高效固定相及在线检测等手段,发展而成的分析、分离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分析微量组成甚至痕量样品等特点,成为医药分析领域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现代分析技术之一。HPLC 具有同时分离、分析的功能,对于体内药物分析、体内内源性物质的分析及成分复杂的中药分析尤为重要,HPLC的分离功能还广泛用于药物的纯化和制备、药物合成各步反应的监控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在药物分析领域,无论是合成药还是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药物或天然药物,也无论是原料药还是生物样品中的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都成为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的首选手段。此外,由于高效液相色谱使用了非破坏性检测器,样品被分析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除去流动相,实现样品回收。因此,在很多场合,液相色谱不仅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分离手段,用以提纯和制备具有中等纯度的单一物质。

本课题,我们利用离子液体与磁性纳米颗粒构造了一种新的混合半胶束固相萃取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同时具有了离子液体与磁性颗粒的优势。本方法快速有效,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体积的样品,并体现出离子液体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潜力。此外,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量。采用的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m);流动相:甲醇-2%磷酸缓冲溶液;流速:1 ml/min; 柱温:30℃; 检测:UV-350nm;进样量:10L。

参考文献:

[1] 张伟敏 张盛林 钟 耕《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NO2

[2] 高文姬 《纤维素酶预处理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研究》,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分离,2011,湘潭大学,化学工程

[3] 孙磊《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污染物富集的研究》,2010,分析化学

[4] 张倩立《环境和药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2010,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

[5] 朱丽 《生物样品及中药制剂中中药活性成分的联用色谱分析》,2009,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

[6] 吕娟涛,杨伟丽,潘秋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试验与实习,卫生职业教育,2005,No.22

资料编号:[39107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