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且治疗效果较差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肺癌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持续升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表现为较差的预后,5 年生存率< 15%。[1]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5%,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较高,扩散速度比非小细肺癌更快,大多在疾病早期就已转移,没有获准的靶向药物,目前治疗措施有限,只有化疗和放疗才有较好的疗效。非小细胞肺癌则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三种,所占非小细胞肺癌的比例大约在0.55:0.275:0.125。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而言,随着医疗研究的发展,现代医药科学通过寻找不同靶位,使得NSCLC 医疗诊断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进入到 21 世纪后,靶向分子治疗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研发出多代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治疗提供新途径。同时现代医学在其影响下,改变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常规诊疗模式。将单一手术转变成放疗、手术、靶向、化疗等独立治疗或相结合治疗的模式,这样更科学,治疗效果更好。[2]
而高血压的发病率近些年来一直呈上升态势,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屡见不鲜,糖、脂质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的产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有效诊疗手段为长期服用抗高血压类药物,主要的药物分类为利尿药、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五大类。
通常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会服用TKI类药物,并且此类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症状,本论文讨论的既是在服用一代TKI类药物的同时与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对于一代TKI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并提出如何进行合理的用药。
-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子靶向治疗被美国癌症研究所称为 21 世纪肿瘤学研究方向的热门。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是指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来控制其基因表达以及改变生物学行为,或者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得到抑制,从这些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比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大优势,[3]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4]现代大多数研究大多关于如何应对TKI药物已知靶位的药物耐药,针对于TKI与常见慢性病药物联合用药的研究并没有较为有影响力的文献。
- 选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为非小细胞肺癌TKI一代药物吉非替尼在于各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同时服用或间隔数小时服用对于实验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影响。便于观测何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不利与吉非替尼联合用药,并给予出两类药物间隔服用的时间差。
主要研究方法大多借鉴于侯远鑫研究血药浓度的方法,由于吉非替尼与埃洛替尼物化性质相似,均微溶于甲醇。本研究以埃洛替尼为内标物采用 5 倍体积甲醇直接沉淀蛋白,HPLC 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浓度,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不受血浆内源物质干扰。
并根据内标法,将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或其函数) 推算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可以消除分析条件波动的影响[5]。尤其在样品前处理前加入内标物,可部分补偿待测试样在样品前处理时的损失,提高准确度。与正常生理状态,大鼠对吉非替尼吸收清除缓慢。分析因麻醉状态下机体膜转运能力低下所致,临床使用时应考虑药物蓄积等问题。[6]
- 研究与写作计划:
时间 |
内容 |
2.27-3.03 |
测定吉非替尼血药浓度的线性关系图 |
3.04-3.11 |
吉非替尼与利尿药合用血药浓度图 |
3.12-3.19 |
吉非替尼与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物合用血药浓度图 |
3.20-3.27 |
吉非替尼与钙拮抗剂合用血药浓度图 |
3.28-4.04 |
吉非替尼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血药浓度图 |
4.05-4.12 |
吉非替尼与血管紧张素合用血药浓度图 |
4.13-4.27 |
选择对于吉非替尼影响最大的一类药物对其进行不懂间隔给药的实验,测定其药代动力学特性 |
5.4-5.11 |
补充实验 |
5.11-5.29 |
撰写论文 |
- 参考文献:
- Carlos Camps, Nieves del Pozo, Ana Blasco, et al. Importance of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J]. Clinical Lung Cancer, 2009, 10(2): 83-90.
- 苏晓娜,李高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3):301.
- 李为民,刘丹,卢铀,等.肺癌诊治水平的进展与提高 [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2):289-292.
- 杨付红,张春娣.肺癌的研究现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2):30-31.
- 段淑娥.分析化学中几种校正方法的比较[J].价值工程,2012,31(16):310.
- 侯远鑫,谢波,严子玲,邵悦,邓姗姗,凌家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浓度及其药动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01):15-18.
资料编号:[369501]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且治疗效果较差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肺癌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持续升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表现为较差的预后,5 年生存率< 15%。[1]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5%,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5%。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较高,扩散速度比非小细肺癌更快,大多在疾病早期就已转移,没有获准的靶向药物,目前治疗措施有限,只有化疗和放疗才有较好的疗效。非小细胞肺癌则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三种,所占非小细胞肺癌的比例大约在0.55:0.275:0.125。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而言,随着医疗研究的发展,现代医药科学通过寻找不同靶位,使得NSCLC 医疗诊断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进入到 21 世纪后,靶向分子治疗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研发出多代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治疗提供新途径。同时现代医学在其影响下,改变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常规诊疗模式。将单一手术转变成放疗、手术、靶向、化疗等独立治疗或相结合治疗的模式,这样更科学,治疗效果更好。[2]
而高血压的发病率近些年来一直呈上升态势,因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屡见不鲜,糖、脂质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的产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有效诊疗手段为长期服用抗高血压类药物,主要的药物分类为利尿药、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五大类。
通常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会服用TKI类药物,并且此类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症状,本论文讨论的既是在服用一代TKI类药物的同时与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时,对于一代TKI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并提出如何进行合理的用药。
-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子靶向治疗被美国癌症研究所称为 21 世纪肿瘤学研究方向的热门。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是指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来控制其基因表达以及改变生物学行为,或者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得到抑制,从这些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比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大优势,[3]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4]现代大多数研究大多关于如何应对TKI药物已知靶位的药物耐药,针对于TKI与常见慢性病药物联合用药的研究并没有较为有影响力的文献。
- 选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为非小细胞肺癌TKI一代药物吉非替尼在于各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同时服用或间隔数小时服用对于实验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影响。便于观测何种类型抗高血压药物不利与吉非替尼联合用药,并给予出两类药物间隔服用的时间差。
主要研究方法大多借鉴于侯远鑫研究血药浓度的方法,由于吉非替尼与埃洛替尼物化性质相似,均微溶于甲醇。本研究以埃洛替尼为内标物采用 5 倍体积甲醇直接沉淀蛋白,HPLC 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浓度,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不受血浆内源物质干扰。
并根据内标法,将分析物和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或其函数) 推算分析物浓度(或含量),可以消除分析条件波动的影响[5]。尤其在样品前处理前加入内标物,可部分补偿待测试样在样品前处理时的损失,提高准确度。与正常生理状态,大鼠对吉非替尼吸收清除缓慢。分析因麻醉状态下机体膜转运能力低下所致,临床使用时应考虑药物蓄积等问题。[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