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背景
1.动画市场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的动画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关键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除了产业链的问题,中国动画的内容选题本身也较为弱势。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很多优秀的国漫,选材也非常优秀,但和其他动漫大国相比还不够多元。中国面向儿童的动画比如说喜羊羊和熊大熊二剧情都非常低龄化,对于稍大一些年龄的观众来说体验就非常差了,相较美国针对儿童的动画海绵宝宝,它除了应该给儿童应有的教育意义以外,也出现了很多无厘头搞笑的片段,即使是成年人也能在休闲之余用它来放松自己,这就大大的扩张了对应的市场,而成年市场显然是消费主体。尽管这个对比总体来说不够精确和准确,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动画行业应该走向全龄化的道路,现在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选材,比如说宣传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秦时明月,比如说针对青年群体和游戏群体的全职高手,针对仙侠小说迷群体的一人之下和斗罗大陆等等,但诸多动画的画风也是一味的模仿日本动画,还有着奇怪的塑料的质感。除此之外,各大国漫动漫网站上充斥的多是流水线般生产的恋爱主题动画漫画,画风重叠度高,故事内容重复,没有新意。总体来说,中国动画还是较为低龄化,内容不够创新和多元的。
在选材多元的动画大国日本,有着更丰富而具有意义的选材,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和回忆三部曲,都在阴暗的画风和末世景象中暗示战争的悲剧,大到对日本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滞后和社会暴动的反思,小到对于人性的与欲望的嘲讽。即便是不为人所看好的实验性的严格意义上的意识流动画,也有不下五部。
2.短片题材划分
按形式划分:平面动画,实验性动画
按内容划分:奇幻类,意识流动画
作品的题材是简单意识流风格的探讨人物精神世界的题材。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意识流风格,简单意识流更容易在短篇动画中发挥出效果。故事在阴暗的歌特的场景中展开,着力于刻画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在夸张而抽象的幻境(意识)中,表现出一个内心有过创伤的社会边缘人物的精神世界。给观众带来迷幻的复杂的体验,仿佛是梦游奇境般的体验。而简化的流动意识会更加好的帮助剧情的理解,夸张的手法让动画更有象征意义和感官趣味性。
二.剧本设计概念确立
主题定位:1.通过描述内心受创的社会边缘人物的心理挣扎,呼吁大家减少猜忌和排挤。
2.开放式的结局给内心脆弱的人以希望。
剧本概要:一个心理受创的年轻人在职场压力中奔溃,在幻觉中挣扎,“死亡”,又“重生”的故事。
规格:一部2-3分钟的平面动画短片
三.社会背景
短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场,故事由主人公的老板给主人公施加压力开始,主人公因为心理受过创伤而非常多疑和焦虑,他很快因为不堪重负而陷入精神奔溃,他在幻觉世界中迷失了自我,被现实中的压力幻化成的妖魔追逐厮杀,经历了“死亡”和“重生”,最后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更多的带来希望。
在各个国家,每天都有校园欺凌的现象发生。故事的主人公因为性格内向、害羞怕事,从小受到同学的欺凌,而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对于心理脆弱的他来说,老师的指责也成为他的巨大的精神包袱。作为校园欺凌的被害者不仅在幼年时期会受到身体健康的伤害,他们的心理也会因此产生影响。一次幼年的霸凌经历就会使得被害者消沉抑郁,对人际交往变得恐惧,从此都会变得猜忌和胆小懦弱。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