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新型抗肿瘤药物与基因联合共传输系统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肿瘤是当今世界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更为严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肿瘤问题的紧迫性更加突出。当下治疗肿瘤最主要的手段为放疗和化疗,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疗效不佳,毒副作用大、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等。所以人们现在正发展新型的治疗方案,进而解决上述难题,从而实现治疗目的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双重目标。实践证明,单一的治疗方案远远没有联合不同机制所采取的治疗方案效果好。最新研究表明,新型抗肿瘤药物与基因联合共传输系统,可以实现提高疗效且可显著降低毒副作用的双重目标,是一种联合多机制的新型肿瘤治疗模式。而基因治疗,基因载体的研究发展对于共传输系统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非病毒基因载体PEI具有优良的转染效率,利用其这一特性,可制备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与基因联合共传输系统,DC对肺癌、乳腺癌、脑癌等癌症都具有优良的药效,本课题主要介绍了 PEI-DC-DNA 三元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1995 年,由 Boussif等人最先报道PEI可以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并且说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转染效率。目前,基因转染的参照物通常为 PEI,尤其是 25 kDa PEI 和 22 kDa PEI,在该领域被称为“黄金标准”。PEI 之所以能够具有高效的转染效率是因为:第一,有较高的电荷密度。第二,有较 好的质子缓冲能力。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因为氨基没有质子化,所以当pH降低时,PEI的氨基会逐渐质子化,进而使得内涵体以及溶酶体的膜结构被破坏,最终使得复合物易于进入细胞质中。
大量文献已报道,DC作为一种小分子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杀伤作用,临床研究也已经证实,DC可显著抑制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除此之外,DC还有 一系列的显著优势:1.对肿瘤部位的选择性较高,而对正常组织的杀伤效果较弱,极大地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2.作为一种小分子药物其成本低廉。3.可口服,安全性好。4. 易于代谢。5.DC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不高。
本课题将基于基因联合共传输系统的优良特性,并研究调查了基因治疗的特点,将药物准确输送到靶部位进行给药。该基因联合共传输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改善了目前大多数药物所共有的 MDR 问题。(2)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效率,减轻毒副作用。(3)改善了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4)成本低廉。
-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 建立PEI-DC-DNA 三元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对PEI-DC -DNA 复合物稳定性评价进行评价。
- 对PEI-DC-DNA 复合物的粒径、zeta 电势的测定及形态观察。
- 实验内容
3.1质粒 DNA 的大量制备
3.1.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 大肠杆菌 DH-5alpha;,将保存的菌种冷冻,挑取一环并划线接种,然后在 LB 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活化,于37℃下,培养过夜(约 16h)。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