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选题背景及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地域边界逐渐模糊,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随着我国医药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4 7”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新分类改革方案、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两票制等新政策的不断出台。这无疑对医药行业的从业者们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是各个医药企业的重点招募对象。管理大师拉姆·查兰认为:真正改变企业命运的是人,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因此人才竞争势在必行。虽然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厚的薪酬待遇不断吸引人才涌入,有大量的人可供企业选择,但是这场人才竞赛不仅仅局限于数量上的竞争,更多的则是人才核心素质上的质量竞争。因为人才诚可贵,选对一人则胜于千军万马。
究竟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才是医药企业现阶段发展所急需的呢?企业内部有哪些人才是符合企业当下阶段所需要的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如何识别出来呢?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医药人才呢?这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 文献综述
对于医药行业状况及发展前景、未来医药企业人才需求趋势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的方法,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肖志辉(2014)在《医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文中阐述了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无序,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同时也提出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大企业转型力度等应对措施。
娄霁月(2019)指出,我国生物行业的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医药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许多缺陷:部分科研人员缺少专利保护方面的意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经常进行技术模仿工作,这是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还有的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创新后不去申请专利,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的科技成果被窃取利用。其次是各方的交流较少、合作不积极。
张景富(2014)提出,复合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面广,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实行双学位培养模式和进行博雅教育。
张林军(2014)在《生物医药跨学科人才何处觅》中指出,院校教学与市场脱节有待改进,校企联合培养双赢人才。姚文兵教授强调:只有医药行业跟高校紧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刘跃良(2019)称对于广大医药院校来说, 服务医药企业国际化战略, 加强创新型医药人才培养, 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培养既有语言文化优势又有医药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为身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我国医药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是不容忽视的任务。
- 研究方法及思路
综合上述文献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医药行业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普遍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虽然能够很好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缺乏相关管理和语言才能,无法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与沟通工作。存在着“学外语的不懂药,学药的不懂外语”的尴尬局面。一个人的工作往往需要三个人来做还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中药为何难以走出国门,除了外国对中药的歧视性政策之外,我们无法向外国阐述清中药的药性药理,这也加深了国外对中药使用的偏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打开市场走出国门,复合型医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复合型人才需要何种素质,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将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