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在频频曝光的药品购销活动腐败案件中,医药代表常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6年,在央视播报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这一新闻后,医药代表这一职业更是被人们冠以药价高的元凶的名头。
而随之颁布的国17条中规定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这一规定的出台更是把国内的医药代表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有行业人士表示,这也许意味着300万医药代表面临失业或转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政府部门该如何规制医药代表的行为?国内医药代表又该何去何从?笔者拟就这些问题阐述一己之见,希望藉此展开讨论,其目的在于促进这一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进行广泛地文献检索,并结合图书查询、期刊杂志检索等方式来收集资料,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撰写论文。
本文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论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其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医药代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三部分:对于医药代表的管理方案第四部分:医药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献综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代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药品销售员、药品推销员等角色靠近,例如医药代表直接参与商业贿赂,使用多种手段让医生多开处方、开大处方等,不仅破坏了医生决策的客观性,而且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危及百姓的用药安全。
目前,带金销售药品回扣已然成为中国式医药代表的代名词。
而2016年的药品回扣门事件更是让本来在民众眼中颇受非议的医药代表一下子成了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
2016年12月24日上午九点,CCTV13频道在新闻30分栏目中播报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在上海,药品招标价是市场价的3-10倍,平均是5倍左右;医药代表代理一个药品的佣金率是10%;医生开一张处方的回扣率20%左右。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