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基层首诊居民意愿选择和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06 04: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自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一直在对医疗卫生政策做改革,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意在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速度,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制度,提高国民就医效率,保障人民的健康;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了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

2018年8月,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了分级诊疗制度的特点,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做了详细部署;2019年,国家为建委主任进一步阐释了如何通过实现四个分开推进分级诊疗政策;[1]自2017年至今,我国各地都对分级诊疗制度进行落实,逐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政策。

但作为分级诊疗制度基础的基层首诊在施行过程存在困难,基层首诊很多居民存在认知不足,并且非政府强制安排,再加上高级医院的影响力,居民在生病时首选仍旧是大医院而非基层首诊,造成就医资源的浪费。

因此,本研究从青海省西宁市的市民的基层首诊意愿出发,探究居民在就医时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原因,为推进和完善基层首诊提出有效建议。

二、研究手段及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西宁市居民进行调查,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基层首诊看法、意愿及原因,对基层首诊满意度的评估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西宁市基层首诊居民意愿选择和影响因素的结论。

三、文献综述我国目前人口众多,人口压力所带来的就医压力,使得看病难成为普遍现象,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要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逐渐施行落实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其中,基层首诊指的是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鼓励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先到发病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结构就诊(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再由首诊医生根据病情进一步推断是否需要转诊。

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诊断病情或者治疗后病情无法得到改善,就需要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开端,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目前由于居民知晓度低、对基层诊疗机构的信任度低、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治疗效率低等因素[2],基层首诊制度的施行存在困难,因此了解居民对基层首诊的意愿对于施行分级诊疗制度有重大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