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研究背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我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留下的宝贵思想,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当下许多青年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甚至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问题,从而有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产生。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政策的要求和社会的呼吁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在广大公民面前树立“良心企业”的形象。制药业是诸多行业中的一种,是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相挂钩的重要产业,上市公司更是其中的领头羊,上市医药制药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其关于药品质量的体现,关乎人民的用药安全的身体健康。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被死神夺走,疫情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在这个时候许多制药行业的企业纷纷现身,从捐款捐物、保证生产、稳定物价、加快研发,保障配送、创新诊疗模式等多个方面全力抗击疫情,成为了抗击疫情重要的一环。再联想到2002年的非典、2012年汶川大地震等许多重大天灾,都有许多制药企业在背后捐款捐物,为社会的稳定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是2008年爆出的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到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再到2018年的长春“假疫苗”事件,都昭示着仍有一部分企业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使得自己陷入了社会责任缺失的舆论漩涡,让公民心中对药品安全问题不免染上了一层阴霾,引发了整个医药行业的信任危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不良影响不仅使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导致涉事公司股票大跌,还让社会陷入了不安的气氛当中,近年来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吁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企业可以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报告。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已经较往年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国内医药制造业企业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情况仍不甚理想,仍有不少企业存在社会责任信息缺失的情况。据统计分析,2019年,在A股335家医药上市公司中也仅有74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低于A股整体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对上市医药制药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愿披露的研究刻不容缓。
1.2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上市医药制造业社会责任披露报告的研究,纵向和横向比较披露与未披露的指标与数据,找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针对性的引导上市医药制造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致力于优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促进我国关于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
本文的参考文献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数据库,知网、维普等知名论文网坛,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与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为研究其影响路径奠定理论基础。
(2)实证分析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2015-2019年医药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假设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股权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等作为解释变量,以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分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适当的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验证提出的相关假设为本文结论提供支持。
- 文献综述
3.1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分析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微观主体由单一公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转变为非公有制经济下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业等多种经济主体成分并存。在中国企业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肖红军、阳镇[1]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逻辑由自利主义逻辑与道德德行逻辑转向价值共创共享逻辑,履责管理与实践的驱动逻辑由纯粹的利润导向、道德慈善驱动转向了综合价值创造驱动导向。尹曼琳、刘岳磊[2]却发现许多企业因为制度约束才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主动性不强,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利于自身保持成本优势,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普遍较低。所以以迈克尔·波特[3]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认为企业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原因在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使企业拥有良好的口碑、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拥有更多的产品购买行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