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1.磷元素和富营养化污染
磷是自然界存在的,构成生命体不可缺少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化工类企业排放物里含量较大的元素之一。大量的磷、氮进入环境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含氧量下降,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和水华现象。
近年来由于污染排放的急剧增加,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也越来越成为环境治理的严峻考验[1]。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是控制水体中磷的含量。磷的污染来源十分广泛,生活,农业,工业用水都含有大量的磷。特别是化肥农药、制药工业、石油化工行业的磷排放,不仅量大而且成分复杂,难以去除,治理难度很高。特别是制药企业,在其原料使用过程中就会投入大量的磷元素,包括磷酸二氢钾,三氯氧磷等。现阶段的制药企业技术不够成熟,在原料利用率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导致废水中的原料磷含量较高,中间产物,终产物也有混杂,因而废水含磷成分复杂[2]。复杂的废水环境也就导致了去除的困难,因此大量的磷从废水中进入自然水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
含磷废水大量进入自然水体,导致自然水体中的磷浓度大幅度升高。磷作为生物体的营养物质,也是构成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其含量大量增加就导致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特别是红藻,蓝藻的大量增殖导致其竞争能力上升,其他藻类的生长就受到极大限制。以这些藻类为食的需氧型微生物得到了较好的繁殖环境,分解藻类,大量繁殖,大量利用水体中的氧和藻类,使水体的含氧量急剧下降,为厌氧生物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对水体中藻类的尸体进行分解,代谢产生硫化氢等发出恶臭的气体,使环境持续恶化,使水生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破坏。也引起水体中的好氧生物死亡,鱼类尸体持续给厌氧性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养分,使其恶性增长,环境更加恶劣,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我国有众多的江河湖泊,其中有很多已经受到或轻或重的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3.4]。例如巢湖,太湖,洪泽湖等著名的湖泊水体。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的湖泊中都有发生,对水体功能有极大的阻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用水,制约了经济发展,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世界上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缺乏,污染导致这种情况更加恶劣,水环境的安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问题不仅在国内,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存在,已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5]。
为了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问题,不仅要对已经被污染的水源实施治理,也要从生产的废水排放环节严抓严打。国家现在对各类企业的废水排放设定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在2015年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总磷的日均最高排放浓度一级是1~1.5 mg/L,二级标准是3 mg/L,三级标准是5 mg/L。因此,各类企业排放的含磷废水的治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有效控制磷的排放不仅能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同时,含磷废水中的磷回收利用后也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变废为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农业、工业上都有很大的用处,回收的磷可以在各种方面再次投入农业和工业生产的环节中,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产生更高的价值。
2.常规的含磷废水处理方法
国内外现阶段常规的处理含磷废水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生物法、吸附法、结晶法和离子交换法[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