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研究进展
摘要:阐述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SDR)相关概念、人员配备情况、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情况以及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为进一步规范器械清洗流程和国内CSSD质量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 消毒供应; 清洗灭菌;现况调查
目前医疗器械在各种医疗器械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普及,但是仍然有很多器械还是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然后发放到科室使用并且回收灭菌后再进行反复的使用。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差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减少医患纠纷,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良好、安全的医疗环境。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供应到各个临床科室的物品均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所以严格把控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这一关,有利于降低医院的感染率与减少医疗纠纷事件。
消毒供应中心/室(CSSD/SSR)被誉为“医院的肝脏”,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CSSD/SSR担负着医院医疗器械和可重复使用物品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工作,并直接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它无菌物品。灭菌前的完全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正确的清洗方法、规范的清洗流程、清洗设备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够保证器械洁净,而且为灭菌器械提供无菌保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水平,就必须注重消毒工作。为推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收集的国内外重要信息汇集于此, 以方便有查询、研读。
- CSSD/SSR消毒工作不当的危害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是指将器械上的污染物彻底清除,否则污染物变干后会在表面形成生物膜,使消毒剂的杀灭作用失效,而不论手工清洗还是机器清洗都不能完全将其去除,仅一种清洗方法无法保证清洗效果。当再次使用时, 潜在引起医源性感染、危害使用者身体健康、引发医疗纠纷的可能。
任庆铃[1]等人研究中表明基础设施不全、清洁消毒剂使用不当、手工清洗不彻底、器械干燥以及储存不当、清洗环境管理不规范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医疗器械再利用的处理工作,从而引起患者感染,危害其生命健康。
宋敏[2]等人在2018年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感染现状调查后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 无三级管理网络, 说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不重视;且监测方法欠规范, 监测情况也无汇总、分析及反馈, 无法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基层医疗机构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导致医疗器械的清洗不彻底, 消毒、灭菌流程也存在较大缺陷, 增加了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 国外消毒供应中心研究现状
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国际上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和编制、预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逐渐突显,分别在70和90年代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Blegen[3]等指出护士人力配置与医疗事故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密切相关。Swanson SC[4]也指出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本应被视为“珍宝”,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CSSD人力资源管理却被忽视。ColacciJ[5]指出CSSD专业人员在专业安全和优质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拥有训练有素的和经过认证的技术人员主导CSSD部门的关键进程,将有助于推动国家认证程度。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勤奋的个性、慎独的精神、追求认证的积极性、高层次学历、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沟通技能、较强的应急能力和一定的法律意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