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简介 1.1 选题背景和设计思想:激活腺苷酸激酶(AMPK)在调节真核细胞中能量稳态起到关键作用。
AMPK还可以激活TSC2从而调控mTOR 信号。
由于其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作用,AMPK是对II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有吸引力的靶标。
AMPK活化剂,如二甲双胍,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然而,许多已知的AMPK活化剂的功效相对较低。
例如,二甲双胍激活AMPK只在毫摩尔的水平。
许多的多激酶抑制剂中,如瑞格菲尼,索拉菲尼等,都包含N,N-烷基脲的结构,从结构上分析,其包含两个氢键供体,一个氢键受体,具有这样的结构能提高与激酶的氨基酸部分形成氢键的可能性,可将其更好的应用到激酶抑制剂的研究当中。
有文章报道,N,N-烷基脲类化合物可作为AMPK激动剂,可在13微摩尔浓度激活AMPK,影响AMPK-mTOR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这些新型结构强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扩散。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N,N-二甲基双胍)作为治疗II型糖尿病的处方药物,对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几个癌症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尤其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是AMPK激动剂,对三阴性乳腺癌Hs578T和MDA-MB-231的细胞毒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6.8mM和58.4m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