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R1C3在CML骨髓微环境耐药中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2 08: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Leukemia,CML) 是一种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产生耐药的肿瘤细胞对结构和功能上截然不同的药物也表现出耐药性,即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1]。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 SDF- 1) 可以与其受体CXCR7 结合,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血管新生和免疫反应。醛酮还原酶(aldo-ketoreductase, AKR)是氧化还原酶家族成员之一,参与了人体大多数的氧化还原反应。AKR1C3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的肿瘤息息相关。近日有研究表明在过表达CXCR7的结肠癌细胞中,给予SDF-1刺激后,AKR1C3 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会产生耐药性。本课题主要通过共培养模型模拟CML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所产生的耐药性,探究AKR1C3在该耐药模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Annexin V/PI双染法和DAPI染色验证共培养模型的建立成功,另外应用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探究AKR1C3在CML耐药中的作用。

主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手段:

1.建立体外培养人CML细胞株K562, KU812的SM-DR模型

1.1 体外细胞培养

将人CML白血病细胞K562和KU812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按适当浓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含100U/mL的青霉素、100U/mL的链霉素、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置于37℃恒温、5%CO2及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白血病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MSC呈贴壁生长。每2~3天传代一次,传代时悬浮细胞吹打均匀、离心、重悬,根据所需细胞量移入新培养瓶中,适量添加完全培养液;贴壁细胞经胰酶、EDTA消化后根据所需细胞量移入新培养瓶中,适量添加完全培养液。

1.2 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建立

将 Transwell 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孔径为 0.4mu;m 聚碳 酸酯膜相隔。将 CML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MSC细胞,其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 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收集 transwell小室内的细胞进行下一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