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课题背景:
谷胱甘肽( GSH )是一种由谷氨酰、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天然活性肽,以1 - 10 mM浓度(肝脏中最高浓度)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组织中,是抵御氧化应激的最丰富的非蛋白硫醇。GSH 在体内以两种形态存在,即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简称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简称GSSG)。在体内,GSH是主要存在形式,约占总GSH的98%[1; 2]。GSH/GSSG被认为是细胞内主要的氧化还原缓冲对,GSH可清除活性氧,维持生物大分子的巯基活性中心,细胞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转硫酶等重要的抗氧化损伤、解毒酶类都需要GSH提供活性巯基;另一方面,蛋白质分子中大量的二硫键结构亦与蛋白质的功能密不可分,这亦需要一定的GSH/GSSG氧化态维系[3-6]。因此,机体内必有一个相当恒定的GSH/GSSG氧化还原平衡态,当GSH/GSSG向氧化方向偏移时,可产生类似过氧化氢增多时产生的氧化损伤效应。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几乎所有细胞都合成并保持毫摩尔浓度的GSH[7; 8]。然而,似乎只有肝脏等器官的极性上皮细胞具有显著的外排GSH的能力,血浆GSH和半胱氨酸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肝脏GSH的正弦流出决定的[9] 。肝脏在器官间GSH稳态中起着核心作用。Mary E. Anderson等人通过检测大鼠动脉、全身静脉、肝静脉中血液的GSH水平,阐述了GSH在器官间的循环,其中肝静脉血液中的GSH水平高于全身动脉和静脉,反映了GSH从肝脏向血液的转移[10]。
合成GSH的原料是主要是半胱氨酸(Cysteine;Cys),其通常来自饮食、蛋白质分解和肝脏中蛋氨酸(Methionine;Met)的转硫途径。与其他细胞(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不同,肝细胞具有通过活性转硫途径从Met合成 Cys的独特能力,其速率几乎足以在没有外源性Cys的情况下维持肝脏中的GSH库(例如, 禁食)。转硫途径在肝细胞中特别活跃,但在肝脏外,它不存在或以非常低的水平存在[11]。所以,肝脏可以为GSH的合成提供充足的原料。
研究目的: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证实血液中的GSH主要是由肝脏外排产生的。实验以小鼠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分别腹腔注射给药,六天后取血、取肝脏,检测肝脏与血液中GSH含量的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