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吗啉乙氧基)-4H-灯盏乙素苷元的合成及活性测试文献综述

 2023-03-06 08:03

灯盏乙素的研究进展摘要 灯盏乙素及其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展现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综述了灯盏花素的药理活性、药动力学性质、制剂、化学成分、结构修饰及合成、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近年来对灯盏花素的药理学、药动学、制剂、制备、结构改造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灯盏花素、结构修饰、临床应用、活性、生物利用度 灯盏花(ERIGERONTIS HERBA),又名灯盏细辛(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为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的云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及西藏等省区的高山和亚高山开阔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区[1-2],98%左右分布在云南,是云南特有的山地中药材。

灯盏花首载于《滇南本草》[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也曾予以收载[4]。

灯盏花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5],以灯盏乙素为主,含有少量灯盏甲素。

灯盏乙素是由张人伟[6]等1988年首次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的,其结构式为5,6,4,-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如图1)。

本文将近年来对灯作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常用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缺血性疾病。

1.灯盏花素的药理学活性1.1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灯盏花素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