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药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制剂中每一个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成为发展趋势。复方碘化钾滴眼液原标准并没有制定【含量测定】的方法,2010版《中国药典》中,维生素B1的制剂是采用滴定法测定含量。本品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等共10余种主、辅料,成分复杂,含量测定较为困难。如果采用滴定法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碘化钾滴眼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必将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故不采用此方法。现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含量的方法。
采用的研究手段: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流动相的pH、组成比例等的考察,选择出适合的色谱条件,使方中维生素B1从其他组分中很好的分离出来,并对选出的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验证,验证符合规定后再利用该方法进行复方碘化钾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文献综述:HPLC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研究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HPLC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色谱条件和方法。不同文献中所针对的药物不同,检测的色谱条件也略有不同。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的方法中,其流动相均呈酸性,且有机相的加入多在5%的比例;柱温在25℃~35℃之间;检测波长则根据所检测的其他成分而有所不同。结果均说明HPLC方法测定维生素B1,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产品中维生素B1的质量。利用HPLC方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的实验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关键词:维生素B1,含量测定,HPLC
复方碘化钾滴眼液,别名利明滴眼液,为常用医疗机构制剂,主要含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碘化钾等成分,能促进眼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代谢,临床用于治疗早期白内障等[1]。维生素B1又称抗神经炎素,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主要由嘧啶环和噻唑环结合而成。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使分解变质[2]。维生素C是还原剂,有抗自由基和维持晶体透明度作用,故可增加眼的局部代谢,补充金属离子及维生素。碘离子能激活玻璃体和晶状体的代谢,促进混浊的蛋白吸收[3]。
方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法、微生物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光光度法的样品前处理一般较复杂,且干扰物质多,测定结果偏高;分子荧光法的样品预处理也很复杂,在对多维片和维生素强化食品进行多种维生素的检测时,会给定量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溶性维生素,样品前处理简单,样品用量少,分离速度快,可一次性分析多种水溶性维生素[4]。
由于维生素多不稳定,所以对含有维生素的制剂产品的分析时对条件要求较高。金鹏飞等[5]考察方法的专属性做的强制降解试验表明,维生素B1不稳定,在氧化、加热、光照等条件下均几乎完全降解。样品在氧化、加热、酸化等条件下产生的降解物在该色谱条件下均未见明显的色谱峰,只有碱化条件产生的降解产物在tR=7.896 min处和光照条件下产生的降解产物在tR=25.144 min有明显色谱峰。所以含量测定时要保证样品溶液处于酸性条件下,且溶液的配制应避光操作,配制完毕后即刻进样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