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量子点荧光探针的构建与检测能力验证文献综述

 2022-12-28 10: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背景

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和感染中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方法,包括酶相关的检测方法和组织学评价,都需要大量动物来进行实验,不能准确地检测细胞的体内动力学应答[1]。为了在体外和体内检测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本课题旨在构建靶向中性粒细胞甲酰基肽受体(Formyl Peptide Receptor,FPR)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对其靶向性进行验证。

  1. 要解决的问题
  2. 量子点计量难的问题,纳米级别探针的浓度难以用摩尔数表示;
  3. 量子点与多肽偶联时,偶联剂使量子点淬灭的问题;
  4. 量子点较脆弱,在荧光探针后处理时,量子点淬灭的问题;
  5. 荧光探针合成之后,探针的表征有一定的困难;
  6. 与量子点偶联的多肽价格较高,之前的偶联实验需用偶联部位类似的胺替代。
  7. 研究方法和内容
  8. 量子点的合成[2-4]
  9. 量子点与多肽cFLFLF偶联,进行酰胺缩合[1],所需偶联剂需要进一步确定;
  10. 量子点的表征:量子点合成之后,需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最大吸收峰,推测其激发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观察其荧光强度;用粒度仪检测其电势及粒径,进一步佐证量子点的结构;检测其红外吸收光谱,几项结合来判断合成物质是否为量子点;[5]
  11. 中性粒细胞的获得[1, 6]
  12. 探针在体外对中性粒细胞进行靶向研究。
  13. 工作计划

2月25日—3月11日:完成文献查阅、开题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

3月4日—5月1日:进行实验,处理数据等工作;

5月1日—5月7日:毕业论文初稿;

5月8日—答辩前:完成毕业论文的评阅、修改及校对工作。

  1. 文献综述

摘要: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在植入物介导的炎症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监测中性粒细胞活性的方法都需要许多动物来进行实验,而且不能准确地描述细胞的动力学应答。为了了解围绕植入物相关炎症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开发能够实时监测体内细胞活动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篇综述重点介绍了对于中性粒细胞上甲酰基肽受体(FPR)有高亲和力及靶向性的量子点荧光探针。综述了FPR量子点荧光探针的构建,以及其在体外对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的检测与定量。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甲酰基肽受体;炎症;植入物;靶向探针

包括体内医疗诊疗器械等疾病治疗相关的植入物引发的炎症[7]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在体内植入医疗诊疗器械治疗疾病来说,最害怕出现异物反应而引发的感染,因为这不光不能使原有的疾病得到治疗,还会诱发发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有一定的免疫毒性[8],拖延原有疾病的治疗以及诱发另外的炎症反应,对人体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