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的山区道路安全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3-10-30 11:10

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道路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山区道路,本就地质条件复杂且环境脆弱,在山区道路建设中,还要剥离植被、设置取土与弃土场地,开路搭桥,造成山体原有系统被破坏。在外界因素的促发作用下,尤其是在降雨、地震等恶劣地质灾害中,道路崩塌、落石、快速滑坡、泥石流等极为容易发生,其中,山区滚石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为了公路的健康营运、尽量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山区道路滚石安全防范、采取一些道路灾害防治措施。

滚石,是指个别块石因某种原因从边坡和陡崖表面失稳后经过下落、回弹、跳跃、滚动或滑动等运动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沿着坡面向下快速运动,最后在较平缓的地带或障碍物附近静止下来的一个动力学过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山地带的滚石事件一般都具有多发性、突发性、随机性等难以预测的规律,对公路、车辆和人身安全都存在极大的危害。这一点可以从滚石伤人事件的不断发生得到证实。

总体来说,滚石的防治方法可分为主动防治和被动防治两种:主动防治在于提前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滚石失稳落下,而被动防治则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滚石发生,但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滚石造成的损失达到最小化。因我国幅员辽阔,主动防治在边坡岩体比较破碎、地形地貌条件复杂以及比较恶劣的地区难以进行大规模的运用,对山体造成一定损害不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定,因此将以被动防治着手,通过警示与监测法,进行滚石灾害防治。

所谓警示法,即滚石到达线路附近时利用警示或声音信号的方式警告车辆,避免灾害发生对人身以及财产进行损害,主要包括运用警告牌警示、滚石运动监测计、雷达和激光检测系统等。

根据监测工作的能动性,滚石监测方法可以分为滚石发生后的被动监测和对潜在滚石

进行的主动监测。被动式滚石监测有报警监测与记录监测,主要通过视频对已经发生滚石的路段信息传送至后端,通过算法将结果提前告知即将路过的车辆;而主动式监测主要包括变形监测和应力监测,由于滚石区所处气候、水文、地震活动对滚石时间的规模、强度、发生频率都有一定影响,故将主动监测作为一种辅助的滚石监测方式。

目前,对于高速公路等结构化道路的监控系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人迹罕至的山区道路等这些非结构化道路,还没有较好的监控系统。道路交通事故在路网中因为其随机性,所以事故发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尤其体现在由于路网中某些局部路段出现不同的交通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差异,山区道路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原地区要严重得多。

城市间的道路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道路监控以及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有重大作用,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道路,视频监控的运用也已经十分普遍。然而在人际罕至的山岭公路上布设传统的数据通信线缆的监控系统,线路铺设预算大,施工周期长,或者由于山区条件恶劣使得技术上难以架设线缆等因素,使得山岭公路的视频监控系统一直没有很好的成果。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山区道路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