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面交通逐渐无法满足市民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城市地下交通方式的开发便显得尤为重要。
自1965年7月1日至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作为我国第一条地铁在铁路建设者手中艰难地完成建设。
截至2020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达到7969.7公里。
盾构技术在隧道施工方面具有高自动化运行、施工速度快和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施工。
但早期城市建设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构建筑物的现象十分常见,而盾构隧道开挖时周围土层会发生变形,当地层移动和地表变形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造成地面沉陷或隆起、隧道结构破坏、地面建筑物破损、倾斜、地下管线破坏等事故,严重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经验和模拟计算等方法来较为准确估计可能发生的地面变形,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预案以确保施工地区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重要设施的安全。
因此,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如何预测和控制地层变形,准确估计隧道开挖对地面构建筑物的影响,是目前盾构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沉降规律的研究现状盾构隧道施工会诱发周围地层变形,若能够合理、准确地预测地层沉降对于保护施工地区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重要设施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沉降规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施工现场试验研究[1-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