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地质桥梁深水主墩基础设计文献综述

 2023-05-10 05:05

文献综述

珊瑚礁被称为热带海洋沙漠中的绿洲,主要由造珊瑚礁死后的残肢遗骸经生物、成岩作用堆积而成,通常在水温18-35度,水深3-18m,盐度范围27-40的水体发育良好。

当然,不同海域有差异,如我国南海海域全年水温变化,盐度高于海南岛周边海域,不过,各海域的珊瑚礁均在低潮线以下发育较好,低于此水深,珊瑚礁的发育将受到抑制。

依据礁脊与海岸间的关系可将珊瑚礁划分为紧邻海岸的岸礁,离岸并与海岸存在堡礁、珊瑚礁环绕中心分布的环礁。

3种类型的珊瑚礁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以岸礁为例,自岸向海可划分为礁坪、礁脊和礁前斜坡。

礁坪,系从海岸延伸到礁脊的浅水区,低潮时可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礁脊远离海岸,属于礁前斜坡与礁坪的分界,为水下隆起区;礁前斜坡是处于向海一侧的陡峭区;礁盘是礁体顶部形成的礁平台,包括以上三者,剖面形态由于礁脊的存在呈潘形,故称礁盘。

桥梁深水基础是指修建于江(海)床上的深水之中、水深流急、地基软弱的基础(特别是主墩基础),深水环境对其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都会提出一些特殊问题。

如基础类型选择、埋深确定、外荷载或作用力的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确定等问题,均与水深有关,桥梁深水基础的主要特点如下:(1)深水基础、特别是跨海桥梁深水基础,应考虑海洋环境产生的荷载力,如台风、巨浪、大潮产生的巨大水平力,成为其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控制条件。

(2)深水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度,一般常受水文条件控制。

所以对桥梁深水基础,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同等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