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选题依据及建议
近年来, 我国先后发生的甲疏咪唑、鱼精蛋白、促皮质素、放射菌素D、撕裂霉素和巯嘌呤片等药品短缺事件, 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药品短缺问题的重视。
药品短缺是各个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 我国药品短缺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缺医少药”的普遍性短缺, 而是少数临床必需药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 供应保障政策不够细化、相关环节衔接不够顺畅, 进而影响了患者用药、危及群众健康的问题。
当下,药品短缺的原因存在方方面面,但主要问题仍集中在利益纷争上,而价格的高低是其最直接的表现。
考虑到价格是市场的综合反映,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的内在机制。药品价格机制对于保障药品供应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由于现有药品价格的形成其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品短缺,因此,本文将从这个视角来切入分析,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探讨药品短缺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为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手段
文献研究法:考虑到中国知网是国内数据量最大,收录最为齐全的数据库。本文主要参考知网上关于药品短缺与药品价格形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视角来探讨药品短缺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从经济学角度看, 药品短缺是指“全部生产厂家生产的药品 (即市场供给) 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消费者的需要 (即市场需求) ”。但是,药品并不仅仅是商品,它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双重属性,这使它有别于一般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诱导需求、价格弹性和医院对药品分销终端的垄断上。因此,导致药品短缺的原因错综复杂,药品短缺已成为世界难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